近视手术风险解析:哪些人群不宜手术?专家权威解答

本内容由注册用户林婷上传提供纠错/删除

发布时间:2025-10-20 15:13:44

浏览次数:191

近视手术安全之谜:介绍禁忌与风险

在现代社会,近视手术已成为许多人改善视力的一种选择。关于近视手术的风险与安全,是否真的如同大众所想的那样“技术先进=零风险”呢?本文将围绕近视手术的风险本质、禁忌人群、以及如何做出安全决策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。

近视手术风险解析:哪些人群不宜手术?专家权威解答

一、近视手术风险的核心:安全与禁忌并行

近视手术虽然技术成熟,但其安全性却建立在严格的患者筛选之上。四川省人民医院的张悦医生指出,手术安全的关键在于术前评估,而非技术本身。风险主要来自操作风险和个体适配风险,包括术中角膜切削异常、术后感染等。医生的责任在于拒绝不适合的患者,而非盲目手术。

二、绝对禁忌人群:手术的“红线”

同仁医院翟长斌主任及多地临床标准指出,以下人群严禁进行近视手术:

瘢痕体质、未控制的青光眼、重度干眼症患者也属于禁忌范畴。

三、高风险人群:谨慎评估与个体化方案

即使非绝对禁忌,部分人群仍需谨慎考虑手术:

四、未成年人为何被列为禁忌?关键在于“稳定”

未成年人被列为禁忌的主要原因是生理层面的眼轴仍在增长,术后1年内度数回退率超30%。未成年人无法签署知情同意书,存在伦理风险。仅在单眼弱视等医疗必需情况下,且在监护人同意下,方可进行手术。

五、术后干眼:并非手术失败

术后干眼是常见的短期后遗症,发生率约20%-40%。其主要原因是术中切断角膜神经导致泪液分泌减少。术后3个月内使用人工泪液,避免长时间戴美瞳,严重者需进行睑板腺理疗。术前已有干眼者症状会显著加重,因此也被列为禁忌。

六、安全决策指南:三步避坑

为确保手术安全,建议采取以下三步:

警惕违规宣传,如“保证零风险”“不做检查就能手术”。

独家视角:风险可控的关键在于“敬畏禁忌”

近视手术本质上是一种选择性手术。上海市第(一)医院郑志医生指出,拒绝患者比手术更考验医德。患者需明确,技术再先进也无法突破人体生理极限,严守禁忌症是医患共同的责任红线。

近视手术并非适合所有人的选择,了解禁忌、评估风险,才能做出安全决策。如有疑问,请咨询我们的在线客服,获取更多专业指导。

网站提醒和声明
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航美网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
医院预约

专属预约通道,数据实时更新

价格查询

免费在线价格查询